1. 茶葉的書籍推薦
如果你是賣烏龍茶大紅袍的話,我推介您可以看看南強老師寫的《武夷巖茶》這本書。
2. 茶相關(guān)書籍推薦
茶是古人的一種上佳飲品,但品茶賦詩更成了一種高雅的文化。而茶詩是文人墨客在品茶后對茶的贊譽和有感之言。她也是中國詩歌中的一個分支,雖然在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典籍中,茶詩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在藝術(shù)成就上卻美不勝收,不少篇至今膾炙人口。唐宋時期是茶詩創(chuàng)作的巔峰期,一些名人大咖紛紛亮相,把茶詩文化推上了一個高潮,筆者選幾首經(jīng)典的茶詩之作與大家共享。
第一首是唐·皎然寫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唐代詩人皎然在這首詩里用飲茶的好處來誚(譏嘲)崔石的飲酒,并列舉了東晉兩個著名的飲酒人物:畢卓、陶潛。皎然講述了他品飲剡溪茗的感受:第一飲達到滌昏寐,第二飲達到清我神,第三飲達到最高的境界——得道。同時指出茶是最清高的,而飲酒則是一種自欺?!笆胫璧廊珷栒?,唯有丹丘得如此”該詩首次提出“茶道”兩字。把飲茶上升到“道”的意義上,是這首詩的獨到之處,也開創(chuàng)了中國“茶道”之紀(jì)元。
僧皎然(公元約720-約公元803 ),俗姓謝,字清晝,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著名詩僧,謝靈運的十世孫。
皎然在文學(xué)、佛學(xué)、茶學(xué)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xiàn)存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diào)閑適,語言簡淡。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
第二首是唐白居易的《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唐·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
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
湯添勺水煎魚眼,未下刀圭攪曲塵,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yīng)緣我是別茶人。
白居易不僅是唐代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還是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 文學(xué)家。他不僅詩寫得好,而且還是一個品茶行家。原因就是他親自種過茶樹,對茶葉了解頗深,也常常得到親友們饋 贈的茶葉。在這首《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描寫了他與李六郎中之間的深厚交情,同時,最后兩句“不寄他人先寄我,應(yīng)緣我 是別茶人”說出了他是一個品茶的行家。詩人懂茶,讓茶更有了一種文化的依附,內(nèi)涵更加豐富。這就是詩對茶的作用。
第三首是唐朝皮日休的《茶中雜詠·茶人》
《茶中雜詠·茶人》
唐·皮日休
生于顧渚山,老在漫石塢。
語氣為茶荈,衣香是煙霧。
庭從穎子遮,果任獳師虜。
日晚相笑歸,腰間佩輕簍。
這首詩說的大致意思為:茶人出生在這顧渚山上,也在這漫石塢中慢慢老去。與茶人們聊天,他們說的都是這個季節(jié)的茶葉,茶葉聞起來還是很清新,香氣很重,茶人們的衣服上也散發(fā)出陣陣茶香。穎子樹已經(jīng)把茶人們的庭院遮住,主人不在家,狗在庭院內(nèi)叫個不停。茶人們要天色很晚的時候才從茶園中歸來,臉上掛滿了微笑,腰間掛著輕輕的茶簍。
詩人在與茶人的閑聊中體會到了茶人長時間在茶院中勞作的辛苦,茶與人都融合到一起了,才有了看見的和聞到的“語氣為茶荈,衣香是煙霧”。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其詩文兼有奇樸二態(tài),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被魯迅贊譽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缎绿茣に囄闹尽蜂浻小镀と招菁?、《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對于社會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第四首是唐陸龜蒙的茶具十詠·茶灶》
《茶具十詠·茶灶》
唐·陸龜蒙
無突抱輕嵐,有煙映初旭。
盈鍋玉泉沸,滿甑云芽熟。
奇香襲春桂,嫩色凌秋菊。
煬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這首詩的大致意思為:山中被霧氣環(huán)抱著,如煙的霧氣映射著早晨的太陽。鍋中那甘甜清澈的泉水已經(jīng)沸騰了,整個甑里的茶芽都已經(jīng)熏蒸完畢。
高揚特殊的香氣熏染著美麗的春色,茶葉鮮嫩的顏色已經(jīng)接近于菊花版的黃色。灶下燒火的人如同我的門徒,每一年都會見到他。
陸龜蒙與皮日休,都晚唐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不僅是詩友,更是茶友,且兩人在茶與詩上的造詣都非常高。兩人在蘇州偶然相識后,每日以詩歌唱和,評茶鑒水,讓人羨慕不已。
在他們的詩歌唱和中,陸龜蒙的《奉和襲美茶具十詠》和皮日休的《茶中雜詠10首》對后世影響最為深遠。幾乎涵蓋了茶葉制造和品飲的全部,他們以詩人的靈感、豐富的詞藻,藝術(shù)、系統(tǒng)、形象地描繪了唐代茶事,對茶葉文化和茶葉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懂茶、知茶才能讓茶在詩文里升華,筆者介紹的這幾位都是唐朝種茶、懂茶、知茶的高人,有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文學(xué)家和文化旗手,所以他們寫出來的茶詩不一般,一直流傳至今讓人們津津樂道……
2019年8月31日于艾墨軒
3. 關(guān)于茶葉的書籍推薦
讀梁曉聲的《父親與茶》,剛開始我以為這是一本寫茶的書籍,在我看完了幾個章節(jié)后依舊沒有茶的痕跡,但它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思維。他寫的不是茶,也不是以茶為索引,他寫的是自己在數(shù)載人生的經(jīng)歷和感情。父親的,母親的,孩子的等等。從每一個不同的事件和不同的角度來講述那些經(jīng)歷,都是有血有肉的情感。
梁曉聲在本書中主要講的是自己從成長期到父輩逝世這一階段的一些故事。他的父親是典型的工農(nóng)階級,沒上過什么學(xué),一輩子靠自己的體力付出獲得勞動報酬而存活。隨著成家后家庭成員的不斷增加,所附加的壓力也不斷地壓在了他父親的頭上,一個人要扛起一個家的收入,那是何等的困難。而沒有好的收入來源,這無形就將自己家庭拖入了貧困階級的底層,只好拖著強健的身體步入中老年,等待著下一代的長大和分擔(dān)。所以這樣一個家庭要想培養(yǎng)幾個讀書的知識分子是需要多少家庭的支持。非常不易。
4. 茶葉專業(yè)書籍
《茶經(jīng)》,唐代陸羽所著。
《茶經(jīng)》是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
此書是關(guān)于茶葉生產(chǎn)的歷史、源流、現(xiàn)狀、生產(chǎn)技術(shù)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劃時代的茶學(xué)專著,精辟的農(nóng)學(xué)著作,闡述茶文化的書。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
5. 茶葉相關(guān)的書籍
綠茶。
飲茶應(yīng)首選綠茶
茶葉有綠茶、紅茶等,從保健效果看,以綠茶為最佳。
一是綠茶所含人體需要的養(yǎng)分最豐富,如蛋白質(zhì)、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拒測定,每100克綠茶中含鐵量達40毫克,比山楂高18倍,比葡萄高29倍。每天飲綠茶10克,可獲得生理需要鐵的30%。含鋅也多,常飲綠茶的人每天可攝取到鋅30毫克,比不飲者多16毫克。至于的預(yù)防骨質(zhì)疏松癥、瘙癢癥等疾病方面有獨到優(yōu)勢的錳,也以綠茶的蘊藏最多。
二是綠茶含有某些特殊抗病成分,如抗糖尿病物質(zhì),可降低血糖,促進胰島素分泌,有助于糖尿病人康復(fù),而紅茶中含量極微。
三是有害元素最少,以鋁為例,據(jù)檢測,茶是親鋁的植物,可在土壤中大量吸收鋁,尤以紅茶含鋁最高,每毫升浸泡液中高達7.2-7.5毫克,而綠茶則少的多。
所以,無論男女老少若飲茶的話應(yīng)首選綠茶。
6. 茶葉書籍排行榜
1.《生活月刊》著《茶之路》除去之前的紀(jì)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這是我看的第二個關(guān)于茶的資料。書序中指出年輕人多不喝茶,是因為沒有合宜的識茶渠道、核查方式和用茶幫助的整體氛圍。這樣,年輕人就不知其好,或者知其好卻不得其門而入。這本書,通過旅行的方式,踏上中國茶樹種植地的山路去尋找茶源,講述歷史、種茶環(huán)境、制茶過程、茶葉特點,也講一些茶人的故事,人文感十足。它用一種簡單的方式和平易的態(tài)度,通過茶本身的故事,讓人有看下去的欲望,讓人更想去了解茶,去試試品嘗茶。這本書,也和茶一樣,讓人有回甘的感覺。作為一本初步了解茶的書籍,非常推薦。
2.鄭國建主編《中國茶事》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本工具書,它對茶葉分類、中國名茶、飲茶器具、茶道之法、茶養(yǎng)生與茶美食、茶歷史與茶文化做了一些講解。對我來說,比較適用的是書中對每種茶葉的解釋和品鑒方式。書中有圖文對照,從茶葉本身、茶湯、香氣、味道和一些獨特的地方去講解品鑒的方法,這塊對我來說非常有用。喝茶的時候?qū)φ罩?,對茶本身的理解會深一些。書的第四部門講了現(xiàn)代工夫泡茶的基本方法,也有一定的學(xué)習(xí)之處。整本書,對我喝茶的“實踐”,幫助比較大。其實想說一句,想學(xué)茶,多喝最有幫助。
3.陳宗懋楊亞軍主編《中國茶經(jīng)》是一本教科書、工具書,這是一本非常完整的講茶的書,從地理分布到制茶工藝、茶葉特色,非常專業(yè)。但是說實話,對我這種非專業(yè)的朋友,涉讀起來稍顯費力??傮w來說,這本書對于系統(tǒng)性了解茶葉,十分有幫助。
4.周重林李明著《民國茶范:與大師喝茶的日子》這本書沒怎么講茶,倒是以茶為線索,講了一群頂級文人的故事,有胡適、魯迅、周作人、梁秋實、林語堂、聞一多、郁達夫、陶行知、汪曾祺、巴金、李叔同、蘇曼殊、豐子愷、張愛玲、張恨水和顧頡剛。作為茶周邊的趣事,這本書就非常有意思,所以這本書我也推薦。
以上這四本,除了《中國茶經(jīng)》很專業(yè),另外三本書屬于入門級,對茶會有初步了解有幫助的書。兩年來,筆者覺得喝茶最重要的還是實踐,看書作對比,和更多有經(jīng)驗的茶人交流,都是了解茶的渠道。對茶文化傳承這件事一直不太接受,了解茶之后,喝茶,真的只是生活中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并沒有那么大的責(zé)任,需要我們?nèi)鞒小6?,有些茶真的很好喝,比如昔歸、冰島、蒙頂甘露啊。我們很多人也愛喝咖啡,但和愛喝茶一點不沖突。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茶,愛上茶。
7. 茶學(xué)書籍推薦
《中國茶藝學(xué)》、《茶藝師基礎(chǔ)知識》、《茶經(jīng)》、《制茶學(xué)》比較全面了
8. 茶葉方面的書籍
意思是:心靜之時最愛讀書,讀書之時又常常愛捧一杯茶水。書可厚可薄,茶可濃可淡,吟誦多變的文字,咀嚼茶葉的清香,便覺得這也是人生的一種享受了。
出自[清]醉月山人 《狐貍緣全傳》。
原文:茶亦醉人何須酒, 書自香我何須花。 酒不醉人人自醉, 花不迷人人自迷。 吟成白雪心如素, 最到梅花香也清。 昔日浣沙今日恨, 玉人如許愿相親。
“茶亦醉人何須酒,書自香我何須花?!边@兩句講的是“飲茶與讀書的情調(diào)”:
心靜之時最愛讀書,讀書之時又常常愛捧一杯茶水。書可厚可薄,茶可濃可淡,吟誦多變的文字,咀嚼茶葉的清香,便覺得這也是人生的一種享受了。 在滾滾紅塵中,能夠坐下來喝一杯好茶,讀一本好書,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樂趣,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