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壺君德圖片欣賞
思亭是人名,亦是壺名;本來以為思亭壺代表的是對某一位情人的思念,原來是一個人名。
思亭,本為人名。姓陸,清代初期的紫砂壺藝人、陶瓷藝人。與孟臣、逸公、君德等諸家均為制壺好手,因名聲遠(yuǎn)揚,所制壺形被眾多茶客青睞,久而久之便有了「思亭壺」之稱。
思亭壺身如葫蘆瓢,彎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麗,高虛蓋與壺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體。圓球形鈕,的腳明顯,干凈利索,圓包底,整器均勻為明接處理手法。
思亭最早從梨形壺演化而來,形制清雅,用以泡茶品茗,尤為茶人所喜愛,有『手中無梨式,難以言茗事』之說。
早期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以竹刀落款于蓋口墻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fēng)格柔美,曲線明顯,流口較尖,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
思亭壺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于朱泥陶史。閩南俗諺:「一無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思亭排名優(yōu)于孟臣,有可能是思亭壺式俊挺,佇立茶船之中,有若蟜龍昂首,氣韻出眾。
2. 君德 紫砂壺
紫砂壺秋水難做
“秋水壺”的基本特點是:壺流端雅,線條流暢;;壺蓋、壺流和耳把協(xié)調(diào)自然朱;壺身似橄欖,高挺飽滿;壺鈕呈圓珠型,珠圓玉潤,遠(yuǎn)觀似一位伊人,美人肩、細(xì)長頸,形、氣、態(tài)古韻十足
3. 清代君德款紫砂老壺
1、華鳳祥是清朝人。
2、華鳳祥是清朝乾隆、嘉慶年間著名的紫砂壺名匠。
3、當(dāng)時的紫砂壺名匠還有惠逸公、范章恩、潘大和、葛子厚、吳月亭、貞祥、君德、吳阿昆、許龍文等人。
4. 君德紫砂壺適合泡什么茶
【西施、水平、君德】等圓形壺。肚大,口小,不易散香;壺深,易于保溫。這種造型適合泡烏龍茶。它可以表現(xiàn)出烏龍茶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甘甜的特點。由于烏龍茶葉呈卷球狀,圓形壺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可以讓半球狀的茶葉完全伸展,圓形的壺壁可讓水在壺里順流而轉(zhuǎn),跟能溫潤地將水與茶葉緊密結(jié)合,有利發(fā)茶。
宜用95℃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茶葉基本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蓋。
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鐘為宜。
5. 君紫壺品
先看泥料真假,再看工精細(xì)與否,再看作者名頭大小。
6. 君德紫砂壺的由來
楊老師是國家工藝美術(shù)師,市場價格通常一千塊錢以上,口碑還可以的。
7. 君德紫砂壺取名來源
梨式壺,取材于水果:梨子,壺身上窄下寬,壺身不高不矮,線條壺蓋會更加拱,更加高,同時,壺頸也相應(yīng)拉高。梨式壺,不管是光素的,還是有刻繪、泥繪、堆花,各種裝飾上去,都非常適合。加上養(yǎng)出來之后 的那種 細(xì)膩柔滑,嬌嫩玉潤,真的是讓人百看不厭。
德君壺,可以看作是壓扁的梨式壺,壺身更加敦實,蓋面更加扁平一些。
8. 君徳紫砂壺
實用
君德壺是紫砂壺式之一。
君德此壺壺體雖小,卻張力十足,亮麗的泥色中透露出一種無所畏懼的豪氣,更兼一股溫文爾雅的翩翩君子之風(fēng)。寶珠形壺鈕壓于壺蓋之上,壺體猶如一個扁圓的葫蘆。截蓋,口沿線齊整流暢,壺蓋壺身猶如一刀裁開一氣呵成,上下嚴(yán)絲合縫,氣密性極好。溜肩修長,彎嘴自壺身挺峭而出,轉(zhuǎn)折處猶如鋼筋彎折,嘴頭鋒利,如劍意凌人。圈隨圓把,細(xì)膩優(yōu)雅,略微向外傾斜,與壺嘴形成橫向拉伸,張力畢現(xiàn)。壺身底部略微收縮,整個壺體呈下沉之勢,挺拔飛逸之時整個壺體不乏穩(wěn)重敦厚,大氣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