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guān)于西湖的詩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fēng)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yuǎn)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歸》詩: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籃輿湖上歸,春風(fēng)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又《懷西湖寄晁美叔》詩: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dú)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jié),風(fēng)采爍云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使。
應(yīng)逢古漁父,葦間自夤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弗論錢。
李奎《西湖》詩:
錦帳開桃岸,蘭橈系柳津。鳥歌如勸酒,花笑欲留人。
鐘磬千山夕,樓臺(tái)十里春?;乜聪沆F里,羅綺六橋新。
蘇軾《開西湖》詩: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dāng)亦喜,月明時(shí)下浴金波。
周立勛《西湖》詩:
平湖初漲綠如天,荒草無情不記年。
猶有當(dāng)時(shí)歌舞地,西泠煙雨麗人船。
夏煒《西湖竹枝詞》:
四面空波卷笑聲,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鴛鴦睡處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楊花裝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風(fēng)。
行觴次第到湖灣,不許鶯花半刻閑。
眼看誰家金絡(luò)馬,日駝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沒晴沙,晝在湖船夜在家。
怪殺春風(fēng)歸不斷,擔(dān)頭原自插梅花。
歐陽修《西湖》詩: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fù)憶揚(yáng)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趙子昂《西湖》詩:
春陰柳絮不能飛,兩足蒲芽綠更肥。
只恐前呵驚白鷺,獨(dú)騎款段繞湖歸。
袁宏道《西湖總評》詩:
龍井饒甘泉,飛來富石骨。蘇橋十里風(fēng),勝果一天月。
錢祠無佳處,一片好石碼。孤山舊亭子,涼蔭滿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歲一白發(fā)。南高看云生,北高見月沒。
楚人無羽毛,能得凡游越。
范景文《西湖》詩:
湖邊多少游觀者,半在斷橋煙雨間。
盡逐春風(fēng)看歌舞,凡人著眼看青山。
張岱《西湖》詩:
追想西湖始,何緣得此名?;蟹晡髯用?,大服古人評。
冶艷山川合,風(fēng)姿煙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煙光里,蒼茫不可尋。吾鄉(xiāng)爭道上,此地說湖心。
潑墨米顛畫,移情伯子琴。南華秋水意,千古有人欽。
到岸人心去,月來不看湖漁燈隔水見,堤樹帶煙熇。
真意言詞盡,淡妝脂粉無。問誰能領(lǐng)略,此際有髯蘇。
又《西湖十景》詩:
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兩峰插云)
湖氣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蠗壟c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jiān)隆u寇a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斷橋殘雪)
夜氣滃南屏,輕嵐薄如紙。鐘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鐘)
煙柳幕桃花,紅玉沉秋水。文弱不勝夜,西施剛睡起。
(蘇堤春曉)
頰上帶微酡,解頤開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風(fēng)原似酒。
(曲院風(fēng)荷)
深柳叫黃鸝,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詩腸,不應(yīng)比鼓吹。
(柳浪聞鶯)
殘塔臨湖岸,頹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礫,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見皓月,冷氣入林皋。靜聽孤飛雁,聲輕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無端造魚獄。今來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二、看朦朧細(xì)雨 憶紅塵往事 品西湖龍井 像現(xiàn)在未來 聽雨聲滴答 諷現(xiàn)實(shí)生活 嗅陣陣花香 笑人生無趣 這首詩寫的怎么樣??
那真是李白再世,杜甫復(fù)活,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流芳千古的絕代詩篇
三、關(guān)于西湖的詩文。
張岱《西湖》詩:
追想西湖始,何緣得此名?;蟹晡髯用?,大服古人評。
冶艷山川合,風(fēng)姿煙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煙光里,蒼茫不可尋。吾鄉(xiāng)爭道上,此地說湖心。
潑墨米顛畫,移情伯子琴。南華秋水意,千古有人欽。
到岸人心去,月來不看湖漁燈隔水見,堤樹帶煙熇。
真意言詞盡,淡妝脂粉無。問誰能領(lǐng)略,此際有髯蘇。
夏煒《西湖竹枝詞》:
四面空波卷笑聲,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鴛鴦睡處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楊花裝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風(fēng)。
行觴次第到湖灣,不許鶯花半刻閑。
眼看誰家金絡(luò)馬,日駝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沒晴沙,晝在湖船夜在家。
怪殺春風(fēng)歸不斷,擔(dān)頭原自插梅花。
蘇軾《開西湖》詩: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dāng)亦喜,月明時(shí)下浴金波。
【文苑隨筆】詩西湖(中)
西湖如詩,西湖如畫,西湖山水是一首首一幅幅寫不盡做不完吟不夠看不厭的詩書與畫卷;西湖似鏡,西湖似鑒,西湖碧波是映照云影映照史痕映照忠奸映照悲歡的菱花鏡和青銅鑒——題記
古往今來,人們贊美西湖時(shí)總有許多比喻,其中,我最喜歡第一次把西湖比做西子的東坡詩和第一個(gè)把西湖喻為鏡子的樂天句。前者是“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后者是“排比管弦引翠袖,指麾船舫點(diǎn)紅旌,慢牽好向湖上去,恰似菱花鏡上行”。
此后,還有很多詩人襲用了白居易的比喻。如宋人洪鐘的“玻璃千頃碧潭平,風(fēng)度荷香遠(yuǎn)更清,遙想西湖好風(fēng)景,采蓮人在鏡中行”;如金代任詢的“西湖環(huán)武林,澄澄大圓鏡,仰看湖上寺,即是鏡中影”;還有金潞的“保叔浮圖高插天,碧云流影下晴川,六橋萬柳千桃樹,鏡里分明錦障懸”。
這幾首詩,比喻雖然相似,但是作者出于不同的角度和心態(tài),都在詩的意境上較之白居易有所辟徑——你看那任詢的“仰看湖上寺,即是鏡中影”,恰似一幅西湖全景的長卷。而金潞的視角則是由南向北眺望,亭亭保叔和蘇堤桃柳都倒映湖中,用“碧云流影”和“錦障”來形容,不僅寫出了色彩,而且閃耀的光線描繪出西湖山水的質(zhì)感、動(dòng)感和立體感。
詩言志。西湖這面“寶鏡”到了南宋著名愛國主義詩人辛棄疾的手中,便有了氣吞云夢之勢,不同凡響:西風(fēng)吹雨戰(zhàn)新荷,聲亂明珠蒼璧,誰把香奩收寶鏡?云錦周遭紅碧——在這里,西湖仍是一面寶鏡,卻被突如其來的西風(fēng)斜雨收藏起來,于是湖中再無云影山痕人蹤,只有雨打荷葉點(diǎn)點(diǎn)滴滴聲聲,真是匠心獨(dú)具,韻味無窮。
詩人們常把西湖比喻成為明鏡,就中大致不外兩路招數(shù):其一,直截了當(dāng),以鏡設(shè)喻取譬,著力渲染,重在形象;其二,拐彎抹角,不落言筌,亟盼讀者琢磨覺悟,重在意象。而將這“形象”中和“意象”里的“鏡西湖”恰到好處地重疊起來,使之真正成為“雙面寶鏡”的文學(xué)巨匠當(dāng)屬浙籍現(xiàn)代詩人艾青以及他的名作《西湖》。
這首《西湖》詩,惜墨如金,字字珠璣,一共才有十四行八十八字,最生動(dòng)的莫過于開篇的四行二十五字——提綱攜領(lǐng),妙趣橫生:“月宮里的明鏡,不幸失落人間,一個(gè)完整的圓形,被分成了三片”。
這詩果然“形象”。西湖北有葛嶺南有吳山,站在這兩個(gè)距湖邊最近的制高點(diǎn)上可以鳥瞰西子全貌,這時(shí)候你就會(huì)發(fā)現(xiàn)偌大的西湖并不“完整”:白堤把西湖南北隔斷,蘇堤把西湖東西分開,于是便有了西湖、北西湖、里西湖——月宮里的寶鏡,掉到這里真就摔成了三片:本是天堂的不幸,卻是人間的大幸。是日,嫦娥要在《榕樹下》注冊網(wǎng)名,我想了想說:就用艾青老師的曲筆吧,叫“三片月牙”。
這詩確有“意象”。西湖的美麗除了自然的秀美,還有許多人文的瑰麗,而在這后一種美麗中最動(dòng)人最驚心的莫過于凄美,或者說是陰柔美、殘缺美、悲劇美。譬如岳飛和于謙的千古奇怨,譬如圓澤和李源的三生石嘆,譬如白娘子和蘇小小的情殤,譬如白居易和蘇東坡的遺憾,譬如秋瑾的“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譬如魯迅的《論雷峰塔的倒塌》,都是西湖邊上的一片片碎鏡子:既把無情的人性映照的清清楚楚,也將有愛的人心劃割的淋淋漓漓——實(shí)在佩服艾青老師的玄機(jī)和伏筆。
西湖在我心中,曾經(jīng)波平如鏡,曾經(jīng)圓滿朗潤,后來這面“鏡子”一不小心從孤山上掉下來給摔碎了,而且每一瓣碎片都尖銳鋒利,裹在心肌漸漸愈合的傷口里絕不能去碰,否則疼痛難忍。其實(shí)破鏡很難重圓,總覺得拼接不如收藏,哪怕就像艾青詩中說道的那樣:“人們用金邊鑲裹,裂縫似漆泥膠成,敷上翡翠、涂上赤金,恢復(fù)它的原形”。
誠然,西湖是用白堤和蘇堤粘補(bǔ)的“碎鏡子”。然而,“心鏡”一旦碎了,就很難找到好用而無痕的粘合劑。那么,用橫三豎四貼上膠布的鏡子去照什么東西都是分裂丑陋的,還不如撿一塊破碎的鏡片呢。
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格外珍惜那面很明亮卻也很脆弱的“鏡子”,千萬不要把她丟失了或者打碎了,同時(shí)也要經(jīng)常擦拭鏡子上的灰塵,讓它把我們生命中的每一輪太陽和月亮都映照的真真切切,干干凈凈。一如艾青詩云:“晴天,白云拂抹,使之明潔,照見上空的顏色”。
西湖如詩,西湖如畫;西湖似鏡,西湖似鑒。每一次到杭州,我都要登上葛嶺或者吳山,朝望晚眺那面倒映著青山綠水的月宮寶鏡,朗朗吟頌郭沫若的“菜花黃,湖草平,楊柳毿毿,湖中生倒影……好風(fēng)輕,天宇瑩,云波層層,舟在天上行”。也喜歡徐志摩的“我送你一個(gè)雷峰塔影,滿天稠密的黑云與白云;我送你一個(gè)雷峰塔頂,明月瀉影在眠熟的波心”。
當(dāng)然,最讓我銘心刻骨的仍是艾青《西湖》詩中的收筆幾行:“在清澈的水底,桃花如人面,是色彩繽紛的記憶”。
作者:黑人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