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具套裝介紹
茶具名稱有:茶盤,茶葉罐,茶壺,蓋碗。具體使用方法:
1、茶盤茶盤是用來盛放茶杯、茶壺、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有圓月形、棋盤形、扇形,也可以是單層或夾層,夾層用以盛廢水,也可以是抽屜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 使用方法:端茶盤時,要先將上面的茶壺、茶杯、公道杯拿下,以免失手。用完后不可讓廢水長時間留在茶盤內(nèi),而是用干布將其擦干。
2、茶葉罐茶葉罐,形狀各異,可根據(jù)個人喜好選擇。而且,不同的形狀在一定程度上象征著名貴與否,而且價錢也是不同的。 使用方法:茶葉罐用完后要立刻密封好,以防茶葉受潮或者走味。
3、茶壺茶壺是一種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帶嘴器皿。主要用來泡茶,由壺蓋、壺身、壺低、圈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鈕、座、蓋等細部。壺身有口、延(唇墻)、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 使用方法:使用茶壺時,不可將壺嘴對著客人,而應(yīng)朝向自己。用茶壺傾倒茶湯時,一定要用手指扶住壺蓋,以免茶壺傾斜時,壺蓋滑落摔碎。
4、蓋碗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此外,蓋碗也可當(dāng)做品茗杯使用。 使用方法:用蓋碗茶時,要先揭開碗蓋,再嗅蓋香,最后聞茶香。不可將碗蓋、碗身、碗托三者分開,否則既不美觀也不禮貌。
2. 茶具套裝介紹語
1.我真的特別喜歡喝茶,我應(yīng)該買一套茶具,這樣才能品味茶水的最高境界!
2.我覺得我最近真的是非常閑瑕,我應(yīng)該買套茶具,讓自己品味差所帶來的美好時光!
3.我的日子就是這么的悠閑,我應(yīng)該買一套茶具,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自己日子所有的放松時刻!
3. 茶具 茶具套裝
答:功夫茶具全套介紹:
1.茶匙,茶荷
茶匙,茶荷就是干茶入壺前的量具跟其他雜七雜八的用具一套買的,擱在一筆筒似的東西里,整套叫“茶道”。竹木石骨都無所謂,紫檀的不錯。茶量的合適直接影響茶湯的濃淡和氣,味,必須準確,泡多了就會知道一粒干茶的多少都有影響。
2.爐及水壺
電或酒精燒的都可以,本身發(fā)熱時不生異味就行。必備,絕大多數(shù)功夫茶要求沸水,萬萬不能用飲水機或電熱水壺代替,因為它們設(shè)置的恒溫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斷地沸騰水質(zhì)會受影響, 杯白瓷薄壁的,不影響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3.儲茶的罐
紙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實惠,紙罐遮光,密封袋封氣味和潮濕。放在陰涼干爽的地方。有明顯焊縫的錫罐不要用(多數(shù)在罐底那一圈),因為焊劑洗不掉,味道會混到茶里。
4.聞香杯
聞香杯,聞香之用,比品茗杯細長,是烏龍茶特有的茶具,多用于沖泡臺灣高香的烏龍時使用。與飲杯配套,質(zhì)地相同,加一茶托則為一套聞香組杯,好處:一是保溫效果好,可以讓酒的熱量多留存一段時間,飲者也能夠握住杯頸暖一會兒手;二是酒香的味散發(fā)慢,可以讓飲者盡情地去玩賞品味。
5.茶壺(紫砂或朱泥的)
選出水量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壺,完全泡開時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難控制。這需要我們的去認真研究茶道!
6.茶盤(寬,平)
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異味。它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因為那時的時間控制是論秒計的,一點不順手就泡壞了。
7.蓋碗的陶瓷茶具
蓋碗茶具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稱“三才碗”,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品蓋碗茶,韻味無窮。茶蓋放在碗內(nèi),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zhuǎn),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4. 茶具套裝的各物件介紹
一、水壺要泡茶,必須先燒水。在古代沒有電,人們需要準備一個火爐與燒水壺放置在一邊,方便隨時煮水泡茶。
二、茶壺茶壺是茶具中最重要的一件,茶壺的大小、材質(zhì)、形狀都會影響到茶水的味道與香氣。古人認為茶壺以小為貴,小壺能夠讓茶香不渙散。選擇一把好壺,要求壺口緊密,出水流暢,壺身的形狀要勻稱,壺嘴、壺鈕和壺把要在同一條直線上。
三、壺承壺承就是用來盛放茶壺的。在泡茶的時候,常常會有淋壺這一步驟,這是為了讓茶壺升溫,泡茶時味道會更加醇厚。這個時候為了防止茶水四處流淌,就需要用上壺承。壺承的邊緣最好深一點,以防止茶水流到茶席上。四、蓋碗蓋碗也叫做三才杯,含有茶碗、碗蓋和茶托。蓋碗泡茶可以清晰地觀察到茶葉出湯的全過程,而且還能夠聞香。五、公道杯公道杯又稱為茶盅、茶海,在泡茶時將茶水倒入公道杯中,讓茶水能夠濃淡均勻,然后再進行分茶。這樣能防止茶水每一道濃淡不均,還可以讓茶水的溫度稍降,更容易入口。六、茶杯喝茶時,茶杯會直接影響人們對于茶湯的感受。一只好茶杯,從大小、材質(zhì)、形狀、高地、厚薄等方面都有所要求。七、杯托杯托,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放置杯子的器具。用杯托來盛放茶杯,再奉給客人。一能體現(xiàn)出主人對于客人的尊重,二是能避免手指接觸杯沿,保持衛(wèi)生。八、茶則茶則是用來取茶葉的。因為我們的手上有護手霜、汗?jié)n等,最好不要用手直接取茶葉。九、茶匙茶匙比茶則稍微細小一點,可以用來取緊細的茶葉,或者茶粉。茶匙還可以用來疏通壺嘴。十、茶葉罐茶葉罐就是用來儲存茶葉的容器,有陶瓷、竹制、紫砂、鐵、錫等材質(zhì)。對于茶葉罐的基本要求就是密封、防水,而且避光。十一、茶盤茶盤也叫壺承,是用來盛放茶壺、茶杯、茶寵、茶食的器皿,要求是盤面寬、盤底淺。十二、茶巾茶巾一般是手帕大小,用來擦拭茶壺、茶杯底部的水漬,還可以隨時擦干茶盤上的水漬,保持茶席的干爽與清潔。擴展資料從茶具形制上講,除茶壺和茶杯以外,蓋碗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蓋碗一般由蓋、碗及托三部分組成,象征著“天地人”三才,反映了中國人器用之道的哲學(xué)觀。蓋碗的作用之一是防止灰塵落入碗內(nèi),起了有效的防塵作用;其二是防燙手,碗下的托可承盞,喝茶時可手托茶盞,避免手被燙傷。清代茶具的多樣化還體現(xiàn)在茶托形狀的變化上,茶托最早出現(xiàn)在兩晉南北朝時,從出土的青瓷盞托可見南朝時越窯就已生產(chǎn)茶托了。清代的茶托品種豐富,花樣繁多,有的因制成船形,稱之為茶船,還有十字形、花瓣形、如意形等等。古人飲茶之前,先要將茶葉放在火爐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飲茶方法,是先將茶葉碾成細末,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團或茶餅,飲時搗碎,放上調(diào)料煎煮。煎煮茶葉起于何時,唐代以來諸家就有過爭論。時至唐代,隨著飲茶文化的蓬勃發(fā)展,蒸焙、煎煮等技術(shù)更是成熟起來。茶餅、茶串必須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飲用。這樣無疑促進茶具的改革,而進入一個新型茶具的時代。
5. 茶具套裝介紹文案
1.俗話說:好茶配好茶具,一口好茶更美妙! 2.茶是中華文化的醇香精華,找一份好的茶具,享受茶的清香與滋味! 3.有個茶具是必不可少的,一杯我國茶,暖暖的把握一下我國文化! 4.舉杯慰藉,芬芳綿綿,感受傳統(tǒng)茶文化,選擇好茶具是必不可少的! 5.茶滋滋味,茶具艷美,一起來體會我國傳統(tǒng)文化真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