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葉免稅政策
毛茶按農產品可申請免稅,精制茶按工業(yè)品依16%的稅率征收增值稅。還有小規(guī)模納稅人為3%征收增值稅。
根據(jù)我國《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財稅〔2018〕32號
一、納稅人發(fā)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
二、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10%。
三、納稅人購進用于生產銷售或委托加工16%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2%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四、原適用17%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7%的出口貨物,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6%。原適用11%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1%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0%。
2. 茶葉農副產品免稅范圍
農副產品是由農業(yè)生產所帶來的副產品,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yè)產品,分為糧食、經濟作物、竹木材、工業(yè)用油及漆膠、禽畜產品、蠶繭蠶絲、干鮮果、干鮮菜及調味品、藥材、土副產品、水產品等若干大類,每個大類又分若干小類。
植物類包括人工種植和天然生長的各種植物的初級產品。
動物類包括人工養(yǎng)殖和天然生長的各種動物的初級產品。
1、糧食:糧食是指各種主食食科植物果實的總稱。本貨物的征稅范圍包括小麥、稻谷、玉米、高粱、谷子和其他雜糧(如:大麥、燕麥等),以及經碾磨、脫殼等工藝加工后的糧食(如:面粉,米,玉米面、渣等)。
切面、餃子皮、餛飩皮、面皮、米粉等糧食復制品,也屬于本貨物的征稅范圍。
以糧食為原料加工的速凍食品、方便面、副食品和各種熟食品,不屬于本貨物的征稅范圍。
2、蔬菜: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的總稱。本貨物的征稅范圍包括各種蔬菜、菌類植物和少數(shù)可作副食的木本植物。
經晾曬、冷藏、冷凍、包裝、脫水等工序加工的蔬菜,腌菜、咸菜、醬菜和鹽漬蔬菜等,也屬于本貨物的征稅范圍。
各種蔬菜罐頭(罐頭是指以金屬罐、玻璃瓶和其他材料包裝,經排氣密封的各種食品)。
3、煙葉:煙葉是指各種煙草的葉片和經過簡單加工的葉片。本貨物的征稅范圍包括曬煙葉、晾煙葉和初烤煙葉。
4、茶葉:茶葉是指從茶樹上采摘下來的鮮葉和嫩芽(即茶青),以及經吹干、揉拌、發(fā)酵、烘干等工序初制的茶。本貨物的征稅范圍包括各種毛茶(如紅毛茶、綠毛茶、烏龍毛茶、白毛茶、黑毛茶等)。精制茶、邊銷茶及摻對各種藥物的茶和茶飲料。
5、園藝植物:園藝植物是指可供食用的果實,如水果、果干(如荔枝干、桂圓干、葡萄干等)、干果、果仁、果用瓜(如甜瓜、西瓜、哈密瓜等),以及胡椒、花椒、大料、咖啡豆等。
傳統(tǒng)的農副產品一般是自產自銷,沒有品牌。但是近年來,一些農副產品生產者已經意識到品牌對產品的重要性,因此,這些生產者開始致力于為自己的農副產品樹立品牌,務求以優(yōu)良的品質和實惠的價格打入市場。使得自己在愈演愈烈的市場競爭中可以激流勇進。
擴展資料
農副產品和農產品的區(qū)別:
1、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農產品是地里長出來的,沒有經過加工的,如小麥、大米等;農副產品是經過加工的,如食用油,醋等。
2、農副產品會有品牌,而農產品則一般沒有。
3、農副產品同一種農產品會有多種不一樣的農副產品,而農產品就比較單一。比如農產品橙子,制作成農副產品就有橙汁,橙味糖果,橙味日用品等。
農產品(farm produce)是農業(yè)中生產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麥以及各個地區(qū)土特產等。國家規(guī)定初級農產品是指農業(yè)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及其產品,不包括經過加工的各類產品。
3. 茶葉免稅政策文件
根據(jù)企業(yè)所得稅法及財稅【2008】149號文件規(guī)定,茶葉種植屬于減半征收范圍,茶葉初加工屬于免稅范圍,在日常管理中應分別核算,在經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后,按不同的優(yōu)惠幅度申報企業(yè)所得稅。
4. 茶葉免稅政策最新
銷售物品的公司交國稅的增值稅。
通常新公司都是小規(guī)模納稅人,按開票額的3%交增值稅。年底按開票收入減有票的成本的差額再交企業(yè)所得稅。稅率25%。公司成立兩個月內可申請企業(yè)所得稅的核定征收。申請批準后上面的差價可按核定的通常8%率再乘25%交核定的企業(yè)所得稅。
其它還有小稅是地稅,都是每月幾十的。
如成立公司每月開票額小于二萬元,現(xiàn)在基本上可免稅。即上面的增值稅全免。
5. 茶葉增值稅免稅嗎
農業(yè)生產者自行銷售自產茶葉免征增值稅。
茶葉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為符合《農業(yè)產品征稅范圍注釋》,和超出注釋范圍部分,在《農業(yè)產品征稅范圍注釋》范圍內的茶葉,一般納稅人銷售的按13%的低稅率征收。
超出范圍的一律按正常稅率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