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9年大益貢沱生茶
我只有一句話說:相信自己的嘴,不好喝就是不好喝。是有熟茶會有魚腥味,成因多樣,并非好熟茶之標志。好熟茶香氣純正,滋味醇厚。
2. 2009年大益沱茶甲級生茶
2004大益熟沱甲級每箱有8個。2004大益熟沱甲級經(jīng)過15年干倉陳化,沱茶條索非常清晰且有光澤。勐海茶廠甲級沱茶的內飛為紅大益商標,底下尖出加傣文,是比較容易區(qū)分甄別的。十多年時間的存放,已經(jīng)沒有了早期的緊,輕輕下針就可剝落部分條碎,干茶香內斂。
3. 大益貢沱2010
2011年的V93有兩個版本,250克和100克,建議選擇100克的,喝著方便,原料都一樣。
V93雖然得過金獎,但金獎之后的批次,就是用來跟下關去搶占低端市場的,不能期望太高。
2010-11年的v93,100克的新茶零售是6、7元,一分錢一分貨是不會錯的,
當時的100克貢沱熟茶是22-25元,那個才代表大益熟茶的高端水平。
4. 2004年大益沱茶
甲級沱茶是云南茶葉中的傳統(tǒng)制品,歷史悠久有時便享有盛名,在明代萬歷年間《滇略》一書中就有記載。甲級沱茶由嫩度適中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精致加工而成,細嫩和萌壯的茶菁相結合外形以條索肥嫩,芽葉完整見長,內質兼顧了茶品的濃強度,鮮爽度和香氣。彰顯大益甲級沱茶的獨特風格和魅力甲級沱茶外形色澤黃綠,條索緊細,用料等級較高,湯色淺黃明亮,毫香馥郁,滋味醇濃,厚實,稍顯苦澀。生津強,香氣主要以豆香煙為主規(guī)格員100g/沱。
甲級沱茶的保存與其他某葉的特放有著質的區(qū)別,保存沱茶 錫瓶,陶壇,瓷壇最為理想。存放于干燥 通風 無陽光直射 無任何異味的地方,不同品種的茶葉最好也不要存放在一起,避免異味。沱茶在保存的時候最好不再使用石灰石作為吸濕劑。所以一家需注意儲存方法,保證茶葉的品飲品質的效果。
5. 2009年大益貢沱生茶怎么樣
一沱大益貢沱001熟茶:打開包裝盒,第一眼看到沱沱的包裝紙,上面很多棕褐色的斑片狀的茶漬,心里一下緊張起來,是不是受過潮,取出一嗅,好像沒有霉味,很淡的堆味,還好,但還是忍不住扒去她的“外衣”,看看里面。
扒去外衣,沱沱出來了,褐色、面上鋪滿金芽,條索緊結,沱面尚油亮,沒有受潮后的灰白感,亦無霉菌。
還是不放心,接著就撬下一些,沱里面看著也挺正常。既然都撬下了,還是泡泡看、嘗嘗味道,取茶約6克,120cc蓋碗,洗茶2道,熱嗅無霉味,純正的熟茶香氣,但較低沉些。
茶湯紅濃透亮,入口還是熟悉的大益熟茶香氣、低沉,前面兩泡偏淡點,后面厚度出來,無明顯苦感,很醇、甜潤、細膩,有掛杯香。
葉底看用料較細嫩,故不耐泡。此茶不錯,醒醒應該更好。
6. 大益茶901貢沱生
紫大益7212(一片裝)
紫大益7572(一片裝)
500g紅大益青餅
紅大益7032青餅
紅大益三級普餅
大益普洱沱茶
紅大益7262普餅
彩大益500g青餅
彩大益8852青餅
大益一公斤喬木園茶
孔雀之鄉(xiāng)喬木生態(tài)青餅
喬木生態(tài)女兒貢餅
喬木生態(tài)女兒貢沱
易武正山野生茶特級品 1斤裝明前茶
易武正山野生沱特級品
紫大益金絲帶青餅
紫大益7542青餅
銀大益青餅
藍大益8582青餅
黃大益青餅
黃大益熟餅
大益越陳越香普餅
首屆中國茶業(yè)博覽會紀念餅
勐海老班章生態(tài)沱茶
大益普洱貢沱
綠色有機方茶
大益普洱一公斤茶磚 大大益
大益普洱二公斤茶磚 大大益
玫瑰大益7562熟磚
綠大益0742青磚
紫大益普洱茶磚 大益云南磚茶
紫大益普洱茶磚
玫瑰大益普洱茶磚 特級
云南喬木精品普洱茶
博字大益7542青餅
博字大益7572熟餅
博字大益7592熟餅
博字大益7752熟餅
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青餅
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普餅
海字大益7542青餅
紅大益7642熟餅
勐海茶廠職工紀念青餅
勐海茶廠職工紀念熟餅
開張紀念典藏普洱-首批7542
開張紀念典藏普洱-首批7572
開張紀念典藏普洱-特制陳香普洱園茶
開張紀念典藏普洱-云南喬木古樹園茶
開張紀念典藏普洱-云南勐海布朗山女兒貢茶
開張紀念典藏普洱-白針金蓮極品普洱茶
開張紀念典藏普洱-典藏精品普洱園茶
開張紀念典藏普洱-云南勐海南糯山園茶
勐海茶廠開張紀念普洱貢茶
大益普洱沱茶 大碗口
大益特制金瓜貢茶
7. 大益貢茶2003年
編號和茶品的價格沒有直接關系,第一、二碼表示茶青的配方;第三碼表示茶青的級別;第四碼表示生產(chǎn)廠家(1為昆明廠、2為勐海茶廠、3為下關茶廠、8為海灣茶廠,6代表福海茶廠)。
例:1、大益的7242可以解釋為:72表示72年茶青配方,4表示茶青為4級,2表示勐海茶廠。
2、昆明茶廠一個代表性的產(chǎn)品中茶7581磚,75代表它的配方年份,8代表茶青級別,1是代表昆明茶廠。
市售現(xiàn)存普洱老茶一覽表關于普洱茶的品級,在清朝以前應屬于“文獻級”,目前已無任何茶品存留。清朝中葉以后為“貢茶級”,以今日杭州茶葉研究所珍藏、雍正年間產(chǎn)制的“普洱金瓜貢茶”為代表。
清末后為“號字級”,有民間產(chǎn)制的“同慶號圓茶”、“宋聘號圓茶”等流傳,茶品約一百年左右。而“印字級”則以產(chǎn)制于四十年代的“紅印圓茶”與五十年代的“福祿貢茶”等茶品為代表。
40年代以前茶品代表:福圓昌圓茶、車順號圓茶、紅芝圓茶、末代緊茶、敬昌號圓茶、宋聘號圓茶、鴻泰昌圓茶、同興號圓茶、鼎興號圓茶、普慶號圓茶、同昌號圓茶、可以興磚、早期紅印、早期綠印
50年代茶品代表:福祿貢茶、思普貢茗、江城圓茶、后期紅印、黃印圓茶、圓茶鐵餅。
文革時期的印字級茶磚,下方清楚可見“革命委員會”字樣。
市場上經(jīng)常會遇見作為40年代產(chǎn)品出售的"中茶"商標紅印圓茶。但事實上,"中茶牌"商標是1951年12月才在北京注冊的。
市場上出現(xiàn)了1980年出產(chǎn)的"班禪緊茶"。而班禪是1986年才到云南下關茶廠視察的,因此不可能有1980年的"班禪緊茶"。
市場上所謂1970-1980年的"鳳凰沱茶",標明是南澗茶廠出產(chǎn)的。其實南澗茶廠是80年代才成立的。
有些地方出售1957年出廠的"云南普洱磚茶"。事實上,云南到1977年才開始生產(chǎn)這種茶,標號只有7581、7811兩個,而且從未在包裝上印過標號。有些號稱1967年出廠,或是文革期間出廠的,也不可信。
市場出售的號稱50年代生產(chǎn)的"鐵餅"。其實這種茶是1972年才出了第一批。博物館在"銀毫沱茶"下標明的牌子是"1973-1977"。其實"銀毫沱茶"是87年以后才生產(chǎn)。
8. 大益生茶勐宋沱茶
大益最高端系列產(chǎn)品:
1、勐海之春(2007年和2011年)
2、普知味(2011年)
3、甲級沱茶(2012年)
4、7532(2012年)
5、勐宋沱茶(2011年)
6、7542(2007年和2010年)
7、8542(2007年)
8、7742(2007年和2011年)
9、8582(2007年和2010年)
10、黃金歲月(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