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的四位都督里,周瑜是無可挑剔的完美,年輕時幫助孫策定江東六郡,任中郎將。孫權時,極力主張抗擊曹操,統(tǒng)領聯軍在赤壁打敗曹操。緊接著從曹仁手里虎口拔牙,奪取南郡,使曹軍徹底退回江北,從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歷史。
歷史上的周瑜不光是位出色的軍事家,還是一個美男子,音樂家。可惜的是,天妒英才,公元210年,三十六歲病逝。
魯肅,在小說里被描述成一位憨厚膽小的文人。真實的魯肅卻是好俠,喜讀書,善騎射的一位戰(zhàn)略家,外交家。最早提出聯合抗曹,這在當時東吳一片喊降聲中,是一股清流。
孫劉聯合抗曹,是孫權,劉備都得以自保。魯肅一生致力于這個戰(zhàn)略,事實證明,是非常偉大的戰(zhàn)略,待他去世,這個戰(zhàn)略名存實亡,就加快了蜀,吳的滅亡。
呂蒙,是魯肅去世后繼任的都督,關于他的成語有好幾個,“吳下阿蒙”,“刮目相看”等。呂蒙為東吳立過不少的戰(zhàn)功,最有名的當時“白衣渡江”,偷襲荊州。
當時魯肅去世,孫權想在孫劉聯合穩(wěn)定的情況下,圖謀徐州,呂蒙卻建議攻取荊州,東吳長江防線可連為一體,然后兵發(fā)白帝城。結果荊州奪了回來,殺了關羽,白帝城也沒有去成。卻差點讓孫權死在合肥。
呂蒙的戰(zhàn)略,破壞了孫劉聯合抗曹的大的策略,打破了荊州三方軍事勢力的平衡,沒有了關羽,東吳無力單獨抵抗曹軍。這樣無形中加速了蜀國,與東吳的滅亡。呂蒙在偷襲荊州后不久病死,時年四十二歲。
陸遜,是幾位都督里最長命的一個,他六十三歲去世。陸遜被重用,是配合呂蒙當時偷襲荊州做掩護。
陸遜的成名戰(zhàn)是夷陵之戰(zhàn),劉備為了奪回荊州失地,以給關羽報仇為口號,舉兵攻打東吳,由于天氣炎熱,被陸遜火燒聯營打敗,劉備至此一蹶不振,病死白帝城。
陸遜后來在東吳被孫權重用,孫權把哥哥孫策的女兒嫁給了他。孫權稱帝后,拜陸遜為大將軍,后拜丞相荊州牧等。
后來孫權立嗣,孫權不想立長子,本來是在宮廷內室說的秘密,結果被一個小黃門傳可出去,大臣多與陸遜聯系,讓其勸告孫權。陸遜也主張孫權立長子,寫信給孫權。
結果,孫權疑惑,我在宮里的秘密談話,遠在武昌的陸遜怎么知道的,就派人多次質問陸遜,陸遜不能忍受猜疑,抑郁而亡?!吧琊⒅肌钡年戇d,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