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夷山市茶文化
宋代的閩北武夷山,人文薈萃,茶文化盛行,陶瓷工業(yè)也十分發(fā)達,通考古出土了可修復原器物700余件。
2. 武夷山市茶文化市場
2021年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茶葉博覽會于2022年11月16日—18日,在武夷山茶旅小鎮(zhèn)會展中心召開。簡稱“2021武夷山茶博會”。
此次茶博會由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臣實業(yè)有限公司主辦,茶閱全媒體,好茶倉新零售、倉儲協(xié)辦。目的是通過通過積極探索“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市場發(fā)展模式,推動武夷山茶發(fā)展的過程中大力支持海峽兩岸茶葉,以茶為媒助力武夷茶走向世界。
展會規(guī)模達到45000平米,設有2000個展位。需要參觀的群眾1.可在線提交參觀需求預登記,同步推送到主辦方2.按提示進入主辦方官網進行身份驗證確認3.線上參觀登記截止2021年11月16日4.前往武夷茶旅小鎮(zhèn)會展中心審核后入場5.平臺按您需求推送展品及服務。
3. 武夷山茶協(xié)會
據說今天整個武夷山的人加上半個中國茶圈的人擁擠到武夷山茶旅小鎮(zhèn),導致武夷山星期一的早晨,我們恍惚間看到北上廣的早高峰。目測這個早高峰現(xiàn)象未來將持續(xù)一周。
原因很簡單,第十四屆武夷山茶博會今天開幕了,也是武夷山新會展中心的首展。
雖然來來回回的路過很多次,但是你置身其中的時候還是會被小小的震撼一下,和之前的展館相比,新場館的硬件條件絕對可以說得上是改天換地了。
據介紹本屆茶博會首次啟用武夷山茶旅小鎮(zhèn)會展中心,總建筑面積達到驚人的11.2萬平方米,武夷山人從此可以驕傲的宣布,我們武夷山居人均會展面積世界第一的,不服來斗。
本次首展的展覽面積達4.5萬個平方,參展企業(yè)811,設置“全國名茶館、政府組團及臺灣館、茶機械茶配套館、茶包裝館”四大主題展館。
其中組團有福州、廈門、三明、莆田、泉州、寧德(福鼎、福安)省內等設區(qū)市,南平市10個縣市區(qū),茶包裝茶器具10個團體及協(xié)會。邀請VIP采購商4000家,較2019年增加1000家。
在2020年能取得這樣的逆勢增長,我真的為巖茶感到驕傲。
No.1
略顯年輕? 但足夠好玩!
武夷山茶展和我們之前參加的廈門茶展相比正好是兩個互補的維度。
武夷山茶展茶品牌展區(qū)人多,廈門茶展包裝和茶器展區(qū)人多。廈門茶展茶品牌的展位上泡起茶來也是漂亮的小姐姐用茶藝表演的方式泡茶,而武夷山茶展的連泡飲都是用審評方式,再美的茶席前面也是一字排開的三個審評碗。
在現(xiàn)場也許那個不起眼的人物就是傳說中的制茶高手,而你在其他茶展上能不能喝到好茶的疑惑,在武夷山茶展也是不存在的。
只要你喝茶水平夠高,主人一定會把展會上最好的茶和你分享的,但是如果你在哪個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的不夠專業(yè),嘿嘿,那就……再見!
說實話,今年展區(qū)擴大了很多,但是并沒有太多的新品牌涌現(xiàn),占據場館C位大多數(shù)都是巖茶教室老朋友們,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今年參加展商們在展位設計上都花了老大的功夫。
這點似乎也預示著武夷山巖茶的品牌競爭正在逐漸的從產品本身的競爭轉向產品和品牌的綜合維度的競爭。
當然也可能沒有那么復雜,就是原來人少的時候,我們選心靈美的,現(xiàn)在人多了,一比之下,心靈都還挺美的,那就再比一比顏值吧。
因為是第一年在新場館舉辦如此大規(guī)模的展會,對于武夷山這樣體量的城市而言,還是有一點挑戰(zhàn)的,早上我從三姑到場館,平時15分鐘就能到的路程,足足開了一個半小時,然后還沒有車位,再兜出去開到了3、4公里以外朋友的茶廠里再步行30分鐘才到。
而我有一位魔都來的盆友好不容易擠進的停車場,但是停車場卻沒有任何引導圖標,據說她最終從一個七八米高的土坡上滑沙進入場館的,成為她今年最魔幻的體驗沒有之一。
其實進博會廣交會這樣的大型展會,無論從城市管理和大型活動策劃的角度來說,武夷山的茶博會確實顯得年輕和稚嫩,但是誰讓我們那么愛巖茶呢,就好像最近著名的那個段子一樣,就是因為愛,我們才把澀都優(yōu)雅的描述成了收斂感。
但是茶博會也有洋氣的地方,那就是收攤晚。
16-17號兩天,茶博會都開到晚上9點才收攤,這一點其他的展會都比不了吧。關于茶博會有機會我再來和大家嘮嗑,絕對值得一逛,有空的都來湊熱鬧啊。
No.2
資歷夠老? 但依然好玩!
雖然這一屆的茶博會顯得特別年輕,但是武夷山人斗茶來,那絕對是非常老到的。
第十八屆“朱子杯”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的決賽現(xiàn)場就設在會展中心外廣場上,我早上到的時候已經有點遲了,走在路上的時候就聽到身邊的大姐不停的催促他的同伴,“快點快點,再不去就結束了,先去大眾審評哪里喝一輪再進去逛,展三天,斗茶只斗這半天”。
“朱子杯”海峽兩岸斗茶賽已經舉辦了18屆了,從第一屆開始,就堅持大眾審評和專家審評的雙規(guī)并行制,這一點不僅確保了比賽的公平公正公開,更是促進了茶人制茶工藝的交流和提升。
斗茶賽現(xiàn)場,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送樣參賽的選手都在互相交流到底哪泡茶工藝好,哪泡山場更強,猜一猜哪泡茶像自家的產品也是每年保留的互動節(jié)目。
今年“朱子杯”海峽兩岸斗茶賽的冠名商熹茗還特意安排了狀元茶的競猜活動,如果你能猜對今年的狀元茶,除了可以得瑟一年以外還有豐厚的獎品可以拿。
今天參加過場外評審的童鞋就大有優(yōu)勢啦,因為進入決賽的茶樣,肉桂不過只有16個,水仙和大紅袍都只有十個,這簡直就是送分題,為了進一步降低送分題的難度,我們還開了一個小灶,特別邀請了大師的專家審評余盛良、熹茗的品控總監(jiān)鄭矯威,以及首席制茶師邱震群為我們專門講解了大紅袍組的選擇標準。
4. 武夷山巖茶文化
75斤左右。
古代武夷巖茶曾一年采制多次(頭春、二春、夏茶、秋茶),如今為了保證品質,讓茶園進行有效的休養(yǎng)生息,武夷巖茶一年基本都只采制春茶一季,也就是暮春采茶。因為如果再采秋茶,會影響下一年春茶的品質。秋冬季茶人不采茶,而是忙于田間管理,為下一個春季做準備。
因武夷山茶田數(shù)量有限,符合巖茶種植標準的田并不多。所以武夷巖茶的茶園面積只有15萬畝,平均畝產75斤左右,全年產量1125萬斤,其中紅茶約占20%,巖茶的年產量只有900萬斤左右。也因此武夷巖茶價格貴是巖茶品質真實反映。
5. 武夷山品茶
最近游玩了武夷山,說一下在那邊吃過的美食。我們住在了三姑環(huán)島,周邊比較繁華,吃飯購物方便。附近較好的飯店有:
1.嵐谷婆媳。這是個連鎖店。有早餐小吃,也有炒菜,價格很實惠,口味很好。豆?jié){很好喝,包子的種類也多。
2.周麻婆,也是連鎖店。川菜,口味偏辣。還不錯,價格也不貴。
3.武夷眾味,略貴。味道還可以。附近有個市場。市場里面的超市和小店很實惠。里面路邊攤小吃不實惠,不推薦。推薦:
4.鄉(xiāng)味武夷飯店。點的清蒸紅眼魚,炒全菇很美味。該店有團購,很合適。
5.小張紫溪粉,好吃不貴。
6.市場里面推車賣的桔子很甜。
7.衷師傅嵐谷熏鵝,據說是最正宗,有嚼勁,感覺不是太爛,辣味的比不辣的要入味一些。不要在大路邊上的店里買東西,我在住的一家民宿買的,老板說是山里面的拆遷戶,里面有茶園。我不經常喝茶,喝著還可以。買的260一斤的水仙。
6. 武夷山茶葉文化
武夷山最負盛名的茶,被譽為"茶中之王"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7. 武夷山市茶文化的衍生品
孫康榮,寧德人,別名“老山”,“公泰茶莊”第三代掌門人、福建公泰茶業(yè)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武夷山茶系茶文化研究者、資深文化策劃人、北京大學現(xiàn)代中國研究中心茶文化課題組專家成員。
公泰茶莊的前身是公泰茶行,創(chuàng)建于1941年,創(chuàng)始人翁明珍先生,是孫康榮的外公,那時的公泰茶行蜚聲海外,總號設于寧德福山街,分號遍布福建全省各主要碼頭,主營閩東紅茶、綠茶、白茶,兼營武夷山的巖茶和紅茶等,福安茶歌中傳唱至今的一句“我去街尾公泰行”,說的就是公泰茶行的鼎盛面貌。
8. 武夷山市茶文化視頻
閩北的茶主要分布于福建北部武夷山一代。所產的烏龍茶主要有武夷巖茶和閩北水仙。武夷巖茶:產于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
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fā)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
武夷巖茶品質獨特,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后,倍受當?shù)厝簭牡南矏?,曾有“百病之藥”美譽。
閩北水仙:是閩北烏龍兩大花色品種之一,其品質別具一格,水仙為茶樹名,適合制烏龍茶,成品茶。條索緊結,葉端扭曲,重實,色澤柔潤,呈蜻蜓頭,青蛙腿狀,香氣濃郁,具蘭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橙黃,葉底厚軟,黃亮,葉圓朱砂,紅邊或紅點即三紅七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