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口的茶葉
中國茶葉第一名是北京吳裕泰。
江西省寧紅集團的寧紅排在第二。
第三名是福建新坦洋茶業(yè)集團。
閩榕茶業(yè)的崟露排在第四。
福建品品香茶業(yè)的品品香品牌排在第五。
湖北采花茶業(yè)有限公司排第六。
浙江更香有機茶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更香茶排第七。
湖北漢家劉氏茶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排第八。
云南滇紅集團鳳牌排第九。
湖南洞庭山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巴陵春排第十
2. 出口的茶葉品牌
,vivo排名第一,國內市場超過了OPPO手機,出貨量1860萬臺,市場份額達到23.8%,同比增長了23.6%,上一年Q2出貨量1500萬臺,市場份額是17.1%。vivo主打線下市場,不過全球市場不如小米和OPPO,僅排名第五,國內還是非常厲害的,vivo之所以拿下如此曾經,可能是iQOO子品牌助力很大。
OPPO排名第二,出貨量達到1650萬臺,市場份額達到21.1%,同比增長了17.3%。OPPO也是主打線下渠道。因為realme不算OPPO的銷量,iQOO還算上vivo的銷量,因此OPPO不如vivo也是情有可原。
排名第三的是小米手機,出貨量1340萬臺,市場份額17.2%,而且同比增長了47%,這應該是增長速度最大的廠商了,去年同一季度小米出貨量只有910萬臺,如今增長確實很大。
排名第四的是蘋果手機,出貨量860萬臺,每年的第二季度都是蘋果的淡季,這也是沒辦法的,因為蘋果上半年沒有新機發(fā)布,下半年才是蘋果的主戰(zhàn)場,不過相對于上一季度,蘋果還是增長17%。
排名第五的是榮耀手機,榮耀獨立出華為后,首次自己排名,出貨量是690萬臺,市場份額僅8.9%,而且下滑很大,下滑了46%。
3. 出口的茶葉好嗎
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一大產茶國,也是世界主要出口國。盡管按照出口量計算中國排在第二位,僅次于肯尼亞,但按出口額計算的話,則中國茶葉出口自2015年以來連續(xù)幾年位居世界首位。據中國海關統計,2018年出口綠茶30.3萬噸,占中國茶葉出口總量的80.4%,出口額12.2億美元,占茶葉出口額的63.9%;出口紅茶3.3萬噸,為綠茶的1/10。
4. 出口的茶葉,適合哪一種國際貿易慣倒
英國是紳士之國,講究文明禮貌,注重修養(yǎng)。同時也要求別人對自己有禮貌。注意衣著打扮,什么場合穿什么服飾都有一定慣例。見面時對尊長、上級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稱,并在對方姓名前面加上職稱、銜稱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稱呼。親友和熟人之間常用呢稱。初次相識的人相互握手,微笑并說:“您好!”在大庭廣眾之下,人們一般不行擁抱禮,男女之間除熱戀情侶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英國人不輕易動感情或表態(tài)。他們認為夸夸其談是缺乏教養(yǎng)的,認為自吹自擂是低級趣味的。人們交往時常用“請”、“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即使家庭成員間也一樣。
英國的“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被稱為是國菜。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把雞蛋加牛奶和面,與牛肉、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肴。上桌時,還要另配些單煮的青菜,即為“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普通家庭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他們是以午餐為正餐。闊綽人家則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點和晚餐)。
不愿意吃帶粘汁的菜肴;忌用味精調味;也不吃狗肉??谖恫幌矚g太咸,愛甜、酸、微辣味,對燒、煮、蒸、烙、焗和烘烤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喜歡中國的京菜、川菜、粵菜。
他們普遍喜愛喝茶,尤為婦女嗜茶成癖。“下午茶”幾乎成為英國人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即使遇上開會,有的也要暫時休會而飲“下午茶”。不喝清茶,要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鮮檸檬,加點糖、再倒茶制成奶茶或檸檬茶。如果先倒茶后倒牛奶會被認為缺乏教養(yǎng)。他們還喜歡喝威士忌、蘇打水,喝葡萄酒和香檳酒,有時還喝啤酒和烈性酒,彼此間不勸酒。
對英國人稱呼“英國人”是不愿意接受的。因為“英國人”原意是“英格蘭人”,而你接待的賓客,可能是英格蘭人、威爾士人或北愛爾蘭人,而“不列顛”這個稱呼則能讓所有的英國人都能感到滿意。
5. 出口的茶葉在裝運途中
鮮葉:形態(tài)
不同的茶樹,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葉片。而葉片特性的不一樣,品質也不一樣。
1、觀察樹梢
我們得會分清芽頭,嫩葉,成熟葉。
嫩葉跟成熟葉是怎么區(qū)分呢?觀察葉片是不是長在已經木質化的枝條上(呈現出紅褐或者褐色的),長在這種枝條上的鮮葉,就是成熟葉了。
2、觀察嫩葉顏色
鮮葉都綠色的嗎?
其實并不是,會有以下幾種顏色:
鮮葉不同的顏色,品質也有不一樣的表現。
除了觀察顏色外,我們還要觀察葉子的光澤程度。
3、觀察成熟葉形狀、厚薄與葉脈
不同品種的茶樹,最大的差異來鮮葉的不同。雖然茶樹鮮葉都是以橢圓形為主,但是亦有不一樣的高矮肥瘦,有一些鮮葉厚一點,有一些鮮葉薄一點,有一些鮮葉的主脈副脈顯現一點。這些都是區(qū)分品種的關鍵因素。
4、觀察葉尖
除了形狀是主要的特征外,葉尖也是個重要的特征。
不同的葉型與葉尖的鮮葉,品質也上也是有差異。
5、觀察葉種
不同的葉種,跟成熟葉的大小、內在品質,有著重要的聯系。
每一類葉種,都有其特質。
一般認為:葉子大的滋味比較濃強,葉子小的滋味比較鮮醇。
6、觀察葉緣
葉緣除了觀察起伏程度外,還要仔細觀察葉緣的鋸齒。
7、觀察絨毛
除了鮮葉的形狀外,像芽頭與嫩葉背面的毫毛疏密程度,也會影響品質。
觀察茶樹鮮葉,總結下來:
先觀察鮮葉的顏色與光澤,
再觀察成熟葉的形狀、厚薄,觀察葉脈顯露情況,量度尺寸,
接著觀察葉尖的形狀,葉緣的形狀,再觀察毫毛的疏密。
你們想知道這些特征,跟品質有什么樣的關系嗎?不同的鮮葉,其內含物質也不盡相同。
鮮葉:化學成分
迄今為止,茶葉中經過分離鑒定的化合物有700多種,可分為:水分、無機成分、有機成分三大部分。
茶葉中的有機物,除了糖類、脂類、蛋白質三大初級代謝產物外,還有多酚類、生物堿、茶氨酸等次級代謝產物。次級代謝產物雖然含量不高,但是對茶葉品質的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含水量
在茶葉加工的過程中,控制水分含量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指標。許多制茶技術措施是以含水量為依據。
殺青后葉片含水量在60%左右,加工完成后保存時要保證茶葉含水量在5~6%。
2、多酚類
簡稱茶多酚,是茶樹的主要次級代謝產物。
鮮葉中多酚類化合物的組成、含量和比例,以及在制茶過程中轉化的程度、形式不同,對茶葉品質風格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形成茶湯苦澀味的主要原因。
根據化學結構的不同,茶多酚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黃烷醇類(兒茶素類,占比70-80%)
黃酮醇類
酚酸類
花青素類
兒茶素中的四種單體(EC/EGC/ECG/EGCG)
3、咖啡堿
咖啡堿是茶葉的重要滋味物質,其含量高低與茶葉品質呈正相關。在紅茶茶湯中增加咖啡堿后,可提高滋味的鮮爽度。
咖啡堿可以與多酚類化合物絡合,特別是茶紅素和茶黃素,當茶湯冷卻后,這種絡合物便懸浮在茶湯上,使茶湯渾濁,俗稱“冷后渾”。這種現象在高級茶湯中尤為明顯,是紅茶品質良好的象征。
鮮葉:質量
鮮葉質量包括鮮葉嫩度、勻度和新鮮度三個方面,其中嫩度和勻度是鮮葉質量的主要指標,新鮮度主要是針對鮮葉采收、運輸和管理過程的質量指標。
1、嫩度
指芽葉伸育的成熟度,是衡量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是評定茶葉等級的主要指標。一般而言,嫩芽葉多、伸育健壯、葉質柔軟、葉色淺綠是鮮葉嫩度好的標志。
2、勻度
指同一批鮮葉質量的一致性。同一批鮮葉老嫩不一,則葉質柔軟程度不同,內含成分也不同,會給制茶帶來很大困難,如很容易造成殺青程度生熟不一、揉捻中嫩葉斷碎或老葉不成條等問題。
3、新鮮度
保持原有理化性質的程度。鮮葉采摘后放置時間越長,內含物便不斷分解和轉化,與剛采摘下的鮮葉差距便越來越大,導致加工形成的品質有所變化。
新鮮的葉子挺拔、不皺縮
鮮葉:管理
鮮葉經采摘后,原則上要求立即進行加工,以保證其新鮮度,但是有些時候會由于某些特殊情況不能立即投產,需要進行短時貯存或運輸。
在采摘、運輸過程中,如不加強鮮葉管理,就會造成鮮葉受損,降低鮮葉新鮮度,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由于影響鮮葉質量的主要因素有鮮葉水分、溫度、氧氣和機械損傷等,所以在管理時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來保持鮮葉質量。
6. 出口的茶葉需要什么證書
茶葉出口程序標準
一、商業(yè)洽談
出口雙方經洽談有出口意向,中方茶葉出口企業(yè)首先向客戶郵寄貨物茶葉小樣,由客戶進行全面的檢測,當檢測合格后,可以進一步簽訂正式合同。
二、準備貨物
因國際市場對特種茶的品種需求各不相同,但單一品種需求量會較大,所以中方茶葉出口應提前準備好貨物,并且保證貨物的品質穩(wěn)定一致。為了保障貨物的質量,可以申請國內權威技術檢測單位做檢測,以確保茶葉產品符合出口標準。目前,有檢測權力的單位有:福建、浙江、湖南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等多家單位。
三、申請許可證
中方茶葉出口企業(yè)如果是生產加工型企業(yè),長期從事進出口貿易,并有獨立的進出口權,可以到當地商檢局進行備案,直接向國內大型外貿公司申領進出口許可證(注:國家對茶葉出口仍實行計劃配額和出口許可證管理,同時需出口合同),同時可以依客戶要求申請FORM—A(普惠制產地證)。FORM—A可以在當地商檢局辦理。
注:凡有茶葉出口經營權的部委直屬公司,其茶葉出口許可證由外經貿部配額許可證事務局核發(fā)。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茶葉出口企業(yè)的茶葉出口許可證由外經貿部各特派員辦事處核發(fā)。
四、報檢
中方茶葉出口企業(yè)應該完成報檢工作。企業(yè)依客戶要求提供材料(包括國內權威技術檢測單位的檢測報告),申請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完成各項檢測。如果茶葉出口企業(yè)在當地商檢局有備案,可以直接申請當地商檢局進行商檢,商檢放行即可出口。
五、報關
同時中方茶葉出口企業(yè)應該完成報關工作。報關需要茶商向有關部門提供進出口許可證、報關委托書、核銷單、報關單、發(fā)票、箱單等。
六、定艙
當完成上述申報和檢測工作后,中方茶葉出口企業(yè)就可以向貨運公司發(fā)出海運或空運定艙委托定艙。
7. 出口的茶葉在裝運途中,最大的問題是怕串味
不是后的茶葉,是不會自己散掉的,沖泡的時候總會有異味
8. 出口的茶葉為什么那么便宜
1.貿易:是指商品的交換或買賣活動。
2.茶葉貿易:是指以茶葉為商品進行交換或買賣活動的總稱。
3.市場營銷學:是從經濟學中分離出來,綜合社會、 心理行為、 人文學科的一個]綜合學科。 其以市場觀念為中心,一切工作以消費者的要求作為出發(fā)點。
4.毛茶標準樣:是收購或驗收初制茶時, 對樣審評其外形、 內質, 以確定等級和價格的實物依據。
5.拍賣(Aucrion)是指由拍賣者(Auctioneer) 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地點,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規(guī)則, 由拍賣人以公開叫價竟購的方法,把茶葉出售給出價最高的買主的一種比較古老的貿易方式。
6.市場:不僅指交易的地方或場所, 而且指交易的活動。
7.市場營銷:指圍繞市場展開的一整套企業(yè)活動過程,是為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 企業(yè)目標, 而把適銷對路的商品或勞務, 通過交易手段從生產者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所有企業(yè)活動的總稱。
8.信息: 是一種能創(chuàng)造價值和能交換的知識, 它與資本及勞動構成生產的三要素。信息與知識已成為影響生產力、競爭力和社會經濟的決定因素。
9. 交易磋商:是指買賣某項商品就交易的各項茶葉條件進行協商的過程。 其熟悉客戶、市場和商品的情況, 做到靈活運用, 融會貫通,是搞好交易磋商的前提。
10.投標: 是指投標者根據招標者標條件所列商品, 在規(guī)定期間內邀發(fā)盤, 以期間標達到交易的一種貿易方式。
11.包銷: 是指賣方在特定的地區(qū)和一定期限內, 給予國外客戶獨家或幾家聯合銷售指定商品的權利。
12.定銷: 是指對某類商品不宜采用獨家經營的包銷方式。 其與包銷不同點是定銷客戶無“獨家專營權”。
13.代理: 指由我進口公司給國外客戶, 在特定地區(qū)和一定期限內,享有代銷指定商品的權利。 雙方屬于一一種委托和被委托的代銷關系。
14.國際貿易術語: 指的是國際(茶葉) 貿易中, 買賣雙方以賣方履行義貨義務的地點為買賣雙方之間劃分彼此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的標準, 所以又稱為交貨條件(Delivery terms )
15.寄售:是一種委托代銷的交易方式。
16.展賣: 指利用展覽會和博覽會形式展賣商品。
17.促銷:指企業(yè)通過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徑傳遞商品或勞務信息, 使消費者了解企業(yè)的特色和產品的存在、 性能、 特征, 引起購買動機,促進商品銷售的--系列活動的簡稱。
18.目標市場: 企業(yè)根據其營銷能力和商品適應對象而確定爭取的或已經占領了的市場(亞市場)。
19.市場營銷:指圍繞市場展開的一整套企業(yè)活動過程,是為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企業(yè)目標,而把適銷對路的商品或勞務,通過交易手段從生產者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所有企業(yè)活動的總稱。
20.票據:是現代國際貨款支付的主要工具,在茶葉貿易貨款收付中主要使用匯票。
21.匯票:是出票人簽發(fā)的,要求受票人在見票時或在指定的日期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其指定的受款人的書面命令。
9. 出口的茶葉有哪些
我國茶葉出口六大洲129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亞洲和非洲是我國最主要的茶葉出口市場,合計占出口總量和出口總額的80%以上。
按出口量排序,主要出口國家有依次是摩洛哥、烏茲別克斯坦、美國和加納,摩洛哥占出口總量的22.7%;按進口量來看,印度和斯里蘭卡是我國進口茶葉的主要供應國,分別按進口量占比30.8%和29.5%,其次是越南、印度尼西亞和肯尼亞等其他國家和地區(qū)。
10. 最早出口的茶葉
通過出口貿易方式。
中國茶葉究竟最早是何時傳入英國,其傳播途徑如何,學術界眾說紛紜。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順治十四年(1657年)出現在英國的茶葉是由荷蘭傳入的。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陳椽的《茶業(yè)通史》一書指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荷蘭開始與中國通商。翌年成立東印度公司,專門從事東方貿易。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商船自爪哇來澳門運載綠茶,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轉運回歐洲。這是西方人來東方運載茶葉最早的記錄,也是中國茶葉輸入歐洲的開始?!?/p>
書中還提到:“順治十四年(1657年),英國一家咖啡店出售由荷蘭輸入的中國茶葉……?!庇纱瞬枞~初入歐州應歸功于荷蘭人,莊國土教授也認為“第一批茶葉輸入歐洲,系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從中國澳門運到爪哇,再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運抵荷蘭阿姆斯特丹。”還有一些中國學者認同這種觀點。此外,簡·佩蒂格魯的《茶葉社會史》、劉鑒唐、張力主編的《中英關系系年要錄(公元3世紀一1760年)》等書都有類似的論述以及胡赤軍在《近代中國與西方的茶葉貿易》一文中也有類似的描述。
由此得知,荷蘭是最早把中國茶葉帶到歐洲的國家,而后將其轉售西歐其他國家。它在順治十四年(1657年)時第一次將少量的茶葉賣給了英國。
11. 出口的茶葉,適合哪一種貿易術語
單從詞語上說有
香氣撲鼻
茶香四溢
沁人心脾
具體來說,茶品不同,詞語也不一樣。
一、綠茶,香氣術語(竹葉青等)1馥郁芬芳持久,沁人心肺。此術語也適用于烏龍茶和紅茶香氣。2鮮嫩具有新鮮悅鼻的嫩茶香氣。此術語也適用于紅茶香氣。3鮮爽新鮮爽快。此術語也適用于綠茶滋味、紅茶香味和烏龍茶滋味。4清高清香高而持久。此術語也適用于黃茶和烏龍茶香氣。6花香茶香鮮悅,具有令人愉快的似鮮花香氣。此術語也適用于烏龍茶和紅茶香氣。7板栗香似熟栗子香。此術語也適用于黃茶香氣。8甜香香高有甜感。此術語也適用于黃茶、烏龍茶和條紅茶香氣。
二、烏龍茶(鐵觀音、大紅袍)香氣術語1巖韻武夷巖茶具巖骨花香韻味特征。2音韻鐵觀音特有的香味特征。3濃郁濃而持久的特殊花果香。4悶火烏龍茶烘焙后,未適當攤涼而形成一種令人不快的火氣。5猛火烘焙溫度過高或過急所產生的不良火氣。
三、白茶香氣術語1嫩爽活潑、爽快的嫩茶香氣。2毫香白毫顯露的嫩芽葉所具有的香氣。3鮮純新鮮純和,有毫香。4酵氣白茶萎凋過度,有紅茶發(fā)酵氣。5失解極不鮮爽,有時接近變質。
四、紅茶香氣術語1鮮甜鮮爽帶甜感。此術語也適用于滋味。2高甜高而帶甜感。3焦糖香烘干充足或火功高致使香氣帶有飴糖甜香。4甜和香氣純和雖不高,但有甜感。5高銳香氣鮮銳,高而持久。6果香類似某種干鮮果香。如核桃香、蘋果香等。7麥芽香干燥得當,帶有麥芽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