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茶的詩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出自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過松源晨炊漆公店》。這組詩共有六首,其中第五首為人們所熟悉,并選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五首詩的前半部是議論,后半部是描摹,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qū)行路的感受,創(chuàng)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寄寓著一個具有簡單意義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的與“難”作斗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
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迷醉。
2. 普洱茶詩句經(jīng)典語錄
1、飲茶勝飲酒,聊以送將歸。
2、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
3、從來佳茗似佳人。
4、一壺好茶,是每一片茶葉共同創(chuàng)造的凈土。說珍惜世界,先學(xué)習(xí)在社會這壺茶里,做一片茶葉!當我們這樣想時,喝茶的時候就特別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5、浮生不在,茶語清香,注一灣水,取一瓢茶,入壺出湯濃稠甜蜜。觀而賞其妙,聞而悅其香。
6、佛能洗心,茶能滌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如飲黑茶。生活禪,幸福茶,禪洱茯茶,一生幸福。
7、茶是草,客是寶,得罪茶商不得了。
8、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領(lǐng)悟到生活的本質(zhì)和哲理。
9、此地千古茶國,滿城都是君子。尋味君子知味來,伴香雅士攜香去。
10、吾年向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
11、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12、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fù)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13、中國人有一個說法:“茶如隱逸,酒如豪士;酒以結(jié)友,茶當靜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喚友,而喝茶還真是一件清靜的事。
14、年有四季,天有四時,喝茶有益,喝茶有異。一年春喝綠茶,夏飲紅茶,秋冬黑茶;一天當中上午綠茶,下午紅茶,晚上黑茶,健康相隨。茶者,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15、濃茶解烈酒,淡茶養(yǎng)精神,花茶和腸胃,清茶濾心塵,茶之德也;烏龍大紅袍,黃山素毛峰,南生鐵觀音,北長齊山云,東有龍井綠,西多黃鑲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評,牛飲可解燥,慢品能娛情,茶之趣也。
3. 普洱茶的詩句
傳說來自乾隆圣喻
“圓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蘭?!边@是乾隆皇帝對七子餅的圣喻。
「圓如三秋皓月」,指的是普洱茶餅像秋天圓月一般碩大而美好?!赶阌诰蓬抵m」,一畹等于十二畝,九畹則是比喻十分廣大,蘭是指有香氣的蘭花。這一句的意思是形容普洱的茶香似九畹的蘭花香氣無邊無際醉人心房,這是描述普洱茶最美的詩句。
4. 普洱茶的詩意
曼松貢茶屬于六大古茶山倚邦象明鄉(xiāng)內(nèi),倚邦本地茶葉以曼松茶味最好,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說。曼松茶葉質(zhì)厚味美,其味甘香可口,飲后神志清醒,曼松貢茶區(qū)因茶葉品質(zhì)內(nèi)涵豐富,加之產(chǎn)量“年解貢茶100擔”而得名。要知道曼松古樹的滋味,就得親口品一品。但是,曼松原屬于倚邦一轄區(qū)內(nèi),由于其茶品質(zhì)好,也被列為“貢茶”,真正的曼松貢茶產(chǎn)量并不多,甚至曼松貢茶古樹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所以價格也就很高了。曼松因“貢茶”聲名遠播,不僅給倚邦茶區(qū)帶來了榮耀,也促進了當?shù)氐牟枞~產(chǎn)銷,但是每年的曼松貢茶產(chǎn)量卻極為稀少,算得上普洱茶中的頂級精品。
曼松古樹茶特點
曼松古樹茶特點一、甜潤。從口腔至喉嚨都被一口茶湯的甜味所驅(qū)使著;茶氣足而且暖,很容易身體產(chǎn)生發(fā)熱感,這個特點是其他山頭茶比不上的。曬青的毛茶色澤可形容為“土豪金”,雍容華貴,頗具貢茶的王者之氣,喉頭很甜,象喝蜂蜜水,茶氣很足又暖,只要喝一點點,身體就會發(fā)熱,是其它茶山遠遠比不上的,真正的皇家的味道出來的。
曼松古樹茶特點二、暗香浮動、回味悠長。它入口便極甜潤,香氣含而不露,幾盞之后,便能感覺到茶氣十足,周身溫暖。數(shù)泡之后,更能感覺到暗香浮動、回味悠長,久久不散。這也許只能表現(xiàn)曼松茶味道的一個方面,還有更多人將對曼松貢茶歷史的感悟也融入了其中,也因此讓曼松茶的滋味交錯重疊,變幻出無窮的解讀。
曼松古樹茶特點三、曼松單株,條索肥大,芽葉均勻。泡開后梅香的濃度和持久度非常明顯,且掛杯梅香一直能持續(xù)到20泡依舊有,入口也能感受到滿口梅香,喝倒第二泡茶氣開始爆發(fā),體感明顯,頭臉發(fā)熱,喝倒后面額頭和背冒汗,新茶口感略有水味,擺放一段時間后就能散去,回甘層次感強而持。
下面在說說曼松古樹春茶特點
曼松貢茶,春芽細嫩飽滿如雀舌,葉片稍小,實非大葉種,然而滋味細膩平和,內(nèi)涵豐滿,香氣幽遠,韻味深長。綠色的芽葉在陶壺中時而輕歌曼舞,若依若立;時而溫婉安靜,如一葉沉清潭,深不可測。草木皆有靈,我想:這一葉的前世今生,要么是那個詩情畫意的閨閣女子落難民間,要么是那個出身豪門滿腹才情的男子浪跡江湖,終歸,是不凡。
曼松古樹普洱茶的昂貴原因
1、稀有珍貴?,F(xiàn)如今曼松古樹普洱茶已經(jīng)為數(shù)不多了。同時也造成此茶急劇的縮水。
2、制作工藝全部有人工制茶。其是采用了百年古老的精制制茶手法。并且在后期的時候還經(jīng)過氧化發(fā)酵的作用。所以此茶存放的越久越好。
3、具有歷史研究價值。曼松古樹普洱茶是目前世界上保留最為完整的古老植物之一。可以說對于整個的茶樹起源及進化的研究起到很大的研究考察價值。
曼松古樹茶相比其他名山古樹茶有著很大的特點,但是價格昂貴,很多茶友望而止步,普通人作為口糧茶還是有困難的,可以試試曼松周邊的古樹茶或者喬木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5. 普洱茶的詩句描寫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是喜歡喝茶的。那么你了解茶的 具體由來和不同品種的分類狀況嗎?下面不妨讓我們一起重溫一下中國茶的悠久歷史,領(lǐng)略一下源遠流長幾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中國人發(fā)現(xiàn)并利用茶,據(jù)傳開始于神農(nóng)時代,迄今少說也有4700多年的歷史了。直到現(xiàn)在,中國各族人民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fēng)俗。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人流傳至今的制茶、飲茶的文化習(xí)俗與傳承。中國茶的制作與分類是極其講究的。按照茶葉的不同制造方式,國人把傳統(tǒng)茶葉分為了六大類:分別是白茶,黑茶,黃茶,綠茶,紅茶和青茶(也就是烏龍茶)。
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zhì)文化的層次,還包括深厚的精神文化層面。唐代茶圣陸羽的巜茶經(jīng)》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與茶文化的精髓滲透入了宮廷與社會,深植到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yī)學(xué)、音樂等方方面面的領(lǐng)域。幾千年來,中國人累積了大量的關(guān)于茶葉種植、生產(chǎn)的物質(zhì)文儀;同時還創(chuàng)選了豐富的關(guān)于茶的精神文化作品。
下面讓我們通過歷代名家的一些詩作來欣賞一下我們自家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獛w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獛w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宋.蘇軾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巜臨安看春雨初霽》 宋.陸游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巜浣溪沙.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 清.納蘭性德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獛w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
初紅?!獛w寒夜》 宋.杜耒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巜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宋.李清照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巜幽居初夏夏》 宋.陸游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獛w山泉煎茶有懷》 唐.白居易
★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巜沁園春.孤鶴歸飛》 宋.陸游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獛w人月圓 山中書事》 元.張可久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獛w琴茶》 唐.白居易
★林間攜客更烹茶?!獛w鷓鴣天.自古高人最可嗟》 宋.辛棄疾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巜轉(zhuǎn)調(diào)滿庭芳.芳草池塘》 宋.李清照
★此時清絕難酬賞,羔酒誰言勝鳳茶。——巜次花翁第二雪》 宋.杜范
★東西南北中央佛,共飲乾坤一碗茶?!獛w頌十玄談.還源》 宋.釋印肅
★試茶還掃葉,買樹亦和苔?!獛w贈何明府》 宋.趙湘
★脫粟幸可飽,苦茶宜活煎——《題夾江馮臨父玉山莊圖》 宋.程公許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6. 普洱茶的詩句天賜甘
三七,云天麻,鐵皮石斛,普洱茶,野生菌,煙草,蔗糖,咖啡。
三七是一種傳統(tǒng)的食藥同源的中藥材,也被譽為天賜健康品,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進補強體等神奇功效,在我國用于治病強體有近百年的歷史,明代著名的藥學(xué)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云南三七分布較廣,以文山州各縣為主要產(chǎn)區(qū),栽培三七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文山是全國三七的主產(chǎn)地和原產(chǎn)地,有“中國三七之鄉(xiāng)”之稱,質(zhì)量與產(chǎn)量均居全國之首。
7. 普洱茶詩詞
王澍
平生足未踐思茅,普洱名茶是至交。煉字未安吟苦處,一杯清洌助推敲。
十六字令·普洱茶(三首)
王文井
茶。綠帶環(huán)坡接翠霞,村姑聚,笑語滿山洼。茶。普洱名揚譽邇遐,優(yōu)良質(zhì),四海竟相夸。
茶。求教詩詞致友家,香飄遠,不覺日西斜。
普洱茶
王明之
普洱名茶銷萬里,京城飲譽上紅樓。而今改革放開好,精茗香飄五大洲。
詠普洱茶
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于滇。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