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茶葉分類標準
分十個等級
1、一級:緊結(jié)肥嫩、勻整、較顯毫、勻凈、濃純、濃醇、紅濃明亮、褐紅肥嫩;
2、二級:緊結(jié)較肥嫩、勻整、條勻較顯毫勻凈、濃純濃醇、紅濃、褐紅柔嫩;
3、三級:條索緊結(jié)、勻整、尚顯毫、勻凈、濃純、醇厚、紅濃褐紅尚亮;
4、四級:肥壯緊結(jié)、勻整、尚顯毫、有嫩梗、濃純、醇厚、紅濃、褐紅欠勻;
5、五級:條索緊實勻整、略顯毫、勻凈、純正、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6、六級:壯實、尚勻整、褐紅、勻凈、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7、七級:肥壯緊實、尚勻整、褐紅、勻凈、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8、八級:粗壯、尚勻整、褐紅、勻凈、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九級粗大尚緊實、尚勻整、褐紅、有梗、純和、平和、深紅、褐紅欠勻;
9、九級:粗大稍松、欠勻整、褐紅稍花、有梗。
10、通常來講,嫩度越好、含芽量越高的茶葉定級越高。
2. 茶葉劃分標準
不同的茶葉等級分類辦法也是不同的,茶葉的等級是根據(jù)國家標準《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對茶葉的條索外形、色澤、整碎、凈度、內(nèi)質(zhì)、香氣、滋味醇厚度、湯色、葉底來分類。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茶葉的等級劃分。茶葉的等級劃分,由高到低依次為:特級、1級、2級、3級....9級,特級:緊細、勻整、顯毫、勻凈、陳香濃郁、濃醇、紅濃明亮、褐紅細嫩;
1、一級:緊結(jié)肥嫩、勻整、較顯毫、勻凈、濃純、濃醇、紅濃明亮、褐紅肥嫩;
2、二級:緊結(jié)較肥嫩、勻整、條勻較顯毫勻凈、濃純濃醇、紅濃、褐紅柔嫩;
3、三級:條索緊結(jié)、勻整、尚顯毫、勻凈、濃純、醇厚、紅濃褐紅尚亮;
4、四級:肥壯緊結(jié)、勻整、尚顯毫、有嫩梗、濃純、醇厚、紅濃、褐紅欠勻;
5、五級:條索緊實勻整、略顯毫、勻凈、純正、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6、六級:壯實、尚勻整、褐紅、勻凈、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7、七級:肥壯緊實、尚勻整、褐紅、勻凈、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8、八級:粗壯、尚勻整、褐紅、勻凈、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九級粗大尚緊實、尚勻整、褐紅、有梗、純和、平和、深紅、褐紅欠勻;
9、九級:粗大稍松、欠勻整、褐紅稍花、有梗。
10、通常來講,嫩度越好、含芽量越高的茶葉定級越高。
3. 中國茶的分類標準
第一句:茶種類,六大類,古樹干,工藝繁。
茶的種類有成百上千種,總的來說分成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的產(chǎn)區(qū)不同,口感不同。
最原始的茶樹都是從古樹上移植栽而來,新鮮的茶葉被采摘下來以后,通過繁瑣的工藝,加工成人們所喜歡的六種茶類。
第二句:綠白黃,青紅黑,發(fā)酵度,淺到深。
六種茶的種類是根據(jù)發(fā)酵度的不同,來劃分的,顏色也又綠到黑,逐類加深顏色。
因為它們的加工工藝的不同,成品就不同。
綠茶核心工藝是“殺青”,鮮葉采摘經(jīng)過殺青后,綠色就被保留了下來,湯色碧綠。
白茶核心工藝是“萎凋”,鮮葉經(jīng)過萎凋以后,隨之白毫突顯,湯色橙黃透亮。
黃茶核心工藝是“悶黃”,鮮葉經(jīng)過悶黃以后,變得葉黃,湯色也黃亮。
青茶核心工藝是“做青”,鮮葉經(jīng)過做青以后,變得緊實厚重,湯色琥珀色。
紅茶核心工藝是“酶促發(fā)酵”,鮮葉經(jīng)過酶的發(fā)酵以后,變?yōu)榧t色,湯色橙紅,且?guī)в薪鹑Α?/p>
黑茶核心工藝是“渥堆”,鮮葉經(jīng)過渥堆以后,變?yōu)楹谏?,湯色紅亮色、琥珀色。
第三句:綠茶香,白茶雅,黃茶悠。
綠茶最獨特的口感是“板栗香”“蘭花香”,喝完滿嘴清香。
白茶最獨特的口感是“棗香”“藥香”,白茶,一年為茶,三年為藥,七年為寶,所以帶著藥香不足為奇。
黃茶最獨特的口感是“焦香”“松煙香”,因為悶黃的技術(shù)有一點沖沖的煙香。很獨特的香氣。
第四句:青茶揚,紅茶柔,黑茶亮。
青茶、烏龍茶最獨特的口感是“花果香”“蜜香”,獨特制作方式,并且茶園里有間種的果樹,香氣會熏染烏龍茶,所以形成了它的香氣特色。
紅茶最獨特的口感是“奶香”,市面上的珍珠奶茶,大多是紅茶加奶一起沖泡而成的,十分好喝。
黑茶最獨特的口感是“木香”“醇香”“菌花香”,經(jīng)過后發(fā)酵后,已經(jīng)帶有濃重的香氣,形成了獨特的口感。
合在一起就是
茶種類,六大類,古樹干,工藝繁。
綠白黃,青紅黑,發(fā)酵度,淺到深。
綠茶香,白茶雅,黃茶悠。
青茶揚,紅茶柔,黑茶亮。
4. 茶葉產(chǎn)品標準中國家標準有幾個?
SN 0339-95 出口茶葉中黃曲霉毒素B1檢驗方法本標準于2013年5月1日被SN/T 3263-2012 出口食品中黃曲霉毒素殘留量的測定代替。本標準規(guī)定了出口茶葉中黃曲霉毒素B1含量檢驗的抽樣、制樣和液相色譜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出口茶葉中黃曲霉毒素B1含量的檢驗。食品及相關(guān)產(chǎn)品中毒素檢測標準匯總
5. 中國茶葉分類標準最新
大宗綠茶的分級標準
一級:一芽兩葉一芽兩葉占比50%以上,一芽三葉占比不超過30%,其它不超過20%
二級:一芽兩葉及一芽三葉初展一芽兩葉占比20%左右,一芽三葉占比50%左右,其它不超過30%
三級:一芽三葉一芽三葉初展15%左右,一芽二、三葉40%左右,其它不超過45%。
名優(yōu)茶等級區(qū)分
特級(精品)
芽頭比葉片長,芽長于葉(或者說芽頭比葉片高),梢長不超過3厘米,一芽一葉初展大于等于70%(部分地區(qū)部分茶葉要求更高,一般要大于等于90%),一樣兩葉初展小于30%
一級
芽與葉等長,一芽一葉初展大于20%,一芽兩葉初展小于等于70%
二級
一芽兩葉大于等于70%,一芽三葉初展小于30%。
6. 中國的茶葉分類是按什么樣的標準?
出口茶品質(zhì)標準,對出口茶葉的分類分級、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和品質(zhì)條件的各項規(guī)格的規(guī)定這四個方面:
1.分類和分級:出口茶葉,根據(jù)其制法和國際貿(mào)易習慣,分為紅茶、綠茶、烏龍茶、白茶、花茶、壓制茶六類,各類茶葉以原料嫩度為基礎(chǔ),按其條索松緊,身骨輕重,形態(tài)粗細,色澤枯潤和內(nèi)質(zhì)的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等的優(yōu)次。
7. 我國茶葉標準的分級依據(jù)
明前一級,就是清明之前幾天之內(nèi)采的,那是茶中上品的。一級就是給一類茶葉的等級了,任何時候的茶葉都可以分類的。
同一花色的各種商品茶根據(jù)茶葉的老嫩程度劃分的等級。等級編號由小到大,茶葉品質(zhì)則由高到低。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級12等(每級含2個等,也有分7級14等),一級二等品質(zhì)比二級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級,如特珍一級、二級;珍眉一級、二級……。
茶葉源于中國,飲茶始于中國。葉革質(zhì),長圓形或橢圓形,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jù)品種和制作方式以及產(chǎn)品外形分成六大類。茶葉飲品-茶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堿、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
8. 中國茶葉分類標準表
1 農(nóng)產(chǎn)品基本信息描述 茶葉 GB/T 38208-2019
2 茶葉分類 GB/T 30766-2014
3 茶葉化學分類方法 GB/T 35825-2018
4 茶葉生產(chǎn)技術(shù)規(guī)范 GB/Z 26576-2011
5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 GB/T 23776-2018
6 茶葉感官審評術(shù)語 GB/T 14487-2017
7 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 GB/T 18797-2012
8 烏龍茶 第9部分:白芽奇蘭 GB/T 30357.9-2020
9 臺式烏龍茶 GB/T 39563-2020
10 臺式烏龍茶加工技術(shù)規(guī)范 GB/T 39562-2020
11 烏龍茶加工技術(shù)規(guī)范 GB/T 35863-2018
12 烏龍茶 第7部分:佛手 GB/T 30357.7-2017
13 烏龍茶 第6部分:單叢 GB/T 30357.6-2017
14 烏龍茶 第3部分:黃金桂 GB/T 30357.3-2015
15 烏龍茶 第4部分:水仙 GB/T 30357.4-2015
9. 中國茶葉標準分為
不同的茶葉標準不一樣,有的要求緊細顯峰苗,有的要求肥嫩顯峰苗。
10. 中國茶葉的分類標準
按茶葉的質(zhì)量級別分類茶葉不同,級別也不同,一般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等,有的特級茶還細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十級,共11個級別,級別不同,品質(zhì)各有差異,一般級別會印在相應(yīng)的茶葉包裝袋上,方便消費者辯別。
同一花色的各種商品茶根據(jù)茶葉的老嫩程度劃分的等級。等級編號由小到大,茶葉品質(zhì)則由高到低。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級12等(每級含2個等,也有分7級14等)一級二等品質(zhì)比二級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級,如特珍一級、二級珍眉一級、二級、三級…,外銷眉茶為便于洽談訂貨,常以一定號碼表示花色等級。
11. 中國茶葉分類標準是什么
有好多等級,特級一級二級等等